聯(lián)合國糧農組織近日表示,隨著俄羅斯與烏克蘭緊張關系加劇,全球化肥供應可能出現(xiàn)短缺,從而推高谷物和其他農作物的生產成本,并導致食品價格上漲。市場人士預計,今年發(fā)達國家農作物生產對化肥的需求將繼續(xù)居高不下,并有可能導致新興經(jīng)濟體和發(fā)展中國家的化肥供應出現(xiàn)短缺。

俄羅斯、烏克蘭和白俄羅斯3國均為化肥生產大國。特別是俄羅斯,是氮、磷、鉀三大化肥的重要供應國。烏克蘭在氮肥生產方面占有一席地位。白俄羅斯為全球鉀肥生產國和出口國。
由于天然氣是生產氮肥的主要原料,而依賴俄羅斯供應天然氣的烏克蘭有可能面臨危機,如果與俄羅斯的分歧進一步加劇,烏克蘭的化肥工業(yè)將陷入麻煩之中。在化肥三要素鉀的生產方面,僅次于加拿大和俄羅斯排名世界第三位的白俄羅斯,雖然也受到西方制裁,但來自白俄羅斯的鉀肥供應暫不會因此造成全球性嚴重短缺。俄羅斯是世界上最大的氮肥出口國,世界第二大鉀肥出口國,磷肥出口量居世界第三位。如果俄羅斯與烏克蘭的沖突進一步加劇,美國和歐洲將隨即對俄羅斯實施經(jīng)濟制裁。
國際肥料工業(yè)協(xié)會(IFA)預計,受去年化肥價格翻番的影響,2022~2023年度全球化肥消費量將比上年減少3.0%。
糧農組織專家Josef Schmidhuber指出,預計今年第二季度北半球和南半球將出現(xiàn)氮和磷衍生品的短缺,如果這些化肥價格維持在目前的水平,2022~2023年的化肥需求將下降。 |